本文簡單介紹選砂金該用什么設備。
砂金礦的設備不外乎以下幾種:固定溜槽,鼓動溜槽,帶格膠帶溜槽,離心選金機;圓形跳汰機,搖床。究竟要用哪一種?要視情況而定。
固定溜槽,由簡單的粘金毯制造,造價低廉,維護簡單甚至不用維護,使用為廣泛,幾乎所有的小型砂金礦都在使用,但效果是差的,由此所帶來的損失,是個天文數字。
鼓動溜槽造價相對固定溜槽要高一點,但選出率要比固定溜槽好很多,一般能達到92%以上。但維護要稍微復雜一點。它的特點是:固定溜槽的出沙量,跳汰機搖床的選出率。
帶格膠帶溜槽 選出率與鼓動溜槽效果差不多,一般能達到90%以上。但維護更簡單,可以不間斷排金。與離心選金機搭配使用效果好。
離心選金機回收率高,在選礦試驗中對0.04—0.074mm以上的砂金顆粒的回收率可高達95%以上,產率低,可富集1000倍以上,可用在脈礦磨礦機后處理單體解離的金顆粒。也可用在砂金選別的流程上,
圓形跳汰機,選出率比鼓動溜槽要稍微好一點,但造價維護比鼓動溜槽要高很多倍,中小型礦根本無法承受。這種跳汰機結構復雜,造價高昂,維護復雜,需要專業人伺候,體積大重量大(一般要幾十噸重),只能在大型礦使用,中小型礦無法承受業無法使用。至于那種簡單的梯形跳,回收效果就和固定溜槽差不多了,而且出沙量小,也沒有什么實際使用價值。
搖床,是這幾種設備中選出率好的設備,價格也不貴,但它的出沙量太小,只能用于對精礦的處理,對粗礦的處理就無能為力了。
據各方統計數據及我自己多年的經驗,鼓動溜槽跳汰機搖床選出率基本差不多,都比普通固定溜槽高10%多,雖然開始時投資比較大點,但固定溜槽流失的黃金,損失累積下來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,是設備造價的10倍,甚至100倍。
下圖為幾種設備的比較圖。
幾種砂金設備的比較和選用 - 黃河 - 砂金王
幾種選金設備比較,我建議,投資小的情況下;砂金礦應該用“固定溜槽+鼓動溜槽”的配置,前端用4m6m的固定溜槽,再串聯鼓動溜槽,設備簡單,造價也不高,維護也很小,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。加裝一臺鼓動溜槽,造價增加2萬左右,一般大約30天就可以回收成本,如果礦好,時間更短。強烈反對單一使用固定溜槽的砂金礦,那是既糟蹋了自己,又糟蹋了自然資源。簡單舉例,一個日產 500噸沙的小礦,用固定溜槽日回收金50g,加裝鼓動溜槽后,提高選出率10%以上,一般平均可以最少回收5g/天,5g雖不多,但一個月呢?一年呢?那就是150克/月,1800克/年,再乘以220元/g的金價,再乘平均70%的實際開工率(任何金礦都不會有的開工率),誰都會大吃一驚的,2.3萬元 /月,28萬元/年,一年輕松賺回一臺50裝載機,而且,一臺設備壽命長達5到8年,平均每天的電費維護費不到30元。即使用最保守悲觀的計算,一天也能有一克多(300多元)的收獲。 鼓動溜槽使用維護很簡單。和固定溜槽串聯起來,接上電就可以了,和固定溜槽的安裝沒多大區別。最難的充其量也就是換膠底(單層的36個月換一次,雙層加厚的一年到兩年換一次),兩個不熟練的工人要用4小時。 既然鼓動溜槽回收率那么好,為什么還要使用固定溜槽呢?可以單獨使用嗎?因為固定溜槽收到的精礦量比較少,而且在上游,大部分的黃金都在固定溜槽上,便于每天清理,而鼓動溜槽精礦砂量比較大(300kg左右),處理比較麻煩點而且也沒必要每天清理(一般10天清理一次就可以了),況且,選砂金不怕溜槽長,多多益善所以要聯合使用。
投資稍微大點 處理量相對大點的情況下可以用“皮帶格溜槽+離心選金機”的配置,前端用4-6米皮帶格溜槽。溜槽逆向轉動,將提取金沙直接溜入離心選金機,進行精選提純。雖然投資稍微大點,但其回收率和效益是其他采選設備不可比擬的。